发布日期:2025-10-01 行业资讯
2025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等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修改单。其中涉及GB 28050-20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将自2027年3月16日起实施。新标
那么为新旧标准之间发生了哪些变化,对于相关分析检测技术和市场又将会有呢?仪器信息网对此进行了分析解读,供大家参考。
同时新标准对营养成分的允许误差范围也进行了细化,例如蛋白质、不饱和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等成分的实测值需≥80%标示值,而能量、脂肪、饱和脂肪、钠、糖等需≤120%标示值。
食品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之和。这使得原本无需检测糖含量的食品一定要通过定量检测确认实际含量。同时,新标准对糖的允许误差范围严格限定为“实测值≤120%标示值”,这也对检测的新方法的准确性和重复性提出更高要求,相关企业及检验测试的机构可能需升级设备并优化前处理流程,以满足法规的要求。
对于此次影响较大的糖类及脂肪酸检测,仪器信息网也查询了现行有效的标准方法。
以脂肪酸检测为例,GB 5009.168-2016明确规定采用毛细管色谱法,且需通过内标法或外标法或归一化法实现定量。
而对于糖类检测,方法标准更要关注。2023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了GB 5009.8-202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的测定》,替代GB 5009.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的测定》和GB 5413.5-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乳糖、蔗糖、乳糖的测定》,并于2024年3月6日正式实施。
GB 5009.8-2023在GB 5009.8-2016高效液相法和酸水解-莱茵-埃农氏法的基础上,增加了离子色谱法和莱茵-埃农氏法,即目前现行的糖类检测共有4种测定方法。
其中,第一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适用于粮食及粮食制品、乳及乳制品、果蔬及果熟制品、甜味料、糖果、饮料及婴幼儿食品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的测定。通过将试样中的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和乳糖经提取后,高效液相色谱柱分离,示差折光检测器或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
第二法离子色谱法则适用于食品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的测定。通过将试样中的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和乳糖经提取净化后,离子色谱柱分离,脉冲安培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
第三法酸水解-莱茵-埃农氏法与GB 5009.8-2016中第二法适合使用的范围一致,适用于食品中蔗糖的测定。将试样除去蛋白质后,其中蔗糖经盐酸水解转化为还原糖,按还原糖测定,水解前后的差值乘以相应的系数即为蔗糖含量。棉子糖、水苏糖、低聚半乳糖、果聚糖、聚葡萄糖和抗性糊精等会对蔗糖的测定产生干扰。
第四法莱茵-埃农氏法适用于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乳糖的测定。试样除去蛋白质后,在加热条件下,以亚甲基蓝为指示剂,直接滴定已标定过的费林氏液,根据样液消耗的体积,计算乳糖含量。果糖、葡萄糖、麦芽糖和低聚半乳糖等会对乳糖的测定产生干扰。
2027年3月16日起实施,在2年的过渡期间,各检验测试的机构需要及时进行软硬件升级。能够正常的看到,几项核心检测的新方法均涉及色谱技术,为了推动饮食业规范发展,帮助业内同仁提升相关技术水平,
第十届色谱网络会议(iCC 2025)。9月4日下午,大会特别设立色谱在食品及环境领域应用进展专场,将邀请相关标准制定专家,详细地理解阅读食品中糖类检测技术方法要点及需要注意的几点,欢迎各位点击下方会议链接报名参会。
盛会启幕,洞见未来:2025年全国电子显微学学术年会大会报告集锦(下篇)
【早鸟有礼】聚焦新污染物!10.17赛默飞守护食品与环境安全新技术与应用盛会
欧世盛柱塞泵应用案例:清华大学张吉松团队Ni⁰@NiAl₂O₄催化剂的构建及其用于生物质醛酮还原胺化
最新政策解读:《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