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彩体育官网登录

2025年中国航空传感器行业分类、市场规模及主要生产企业分析

发布日期:2025-10-19 新闻资讯

  航空传感器是用于感测和监测航空器周围环境变化的精密设备,能将被测量的信息按一定规律转换为电信号或别的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

  航空传感器按功能类型可分为:飞行控制管理系统传感器(如加速度计、陀螺仪),用于监测飞行姿态;发动机控制管理系统传感器(如压力、温度传感器),保障动力系统稳定运行;环境监视测定传感器(如湿度、大气压力传感器),优化飞行环境适应性;导航系统传感器(如GPS接收器、惯性导航系统),提供定位与航向数据。按技术原理则包括压电式、光纤式、MEMS(微机电系统)等,其中MEMS传感器因体积小、功耗低,在无人机和新型航空器中应用广泛。按应用场景划分为军用与民用传感器,前者更强调抗干扰与极端环境耐受性,后者则注重成本与标准化。

  航空传感器是现代航空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通过感测和监测飞机周围的环境变化,确保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航空器上最重要的航电设备之一。近年来我国航空传感器行业呈现出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态势。随着航空技术的慢慢的提升和市场需求的增长,行业整体规模持续扩大。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航空传感器市场规模突破200亿元,2024年持续增至242.14亿元。

  本文节选自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年中国航空传感器行业现状、产业链、主要生产企业及发展的新趋势分析,智能化成为核心驱动力「图」》,如需获取全文内容,可进入华经情报网搜索查看。

  航空传感器上游原材料供应最重要的包含原材料和电子元器件。贵金属如金、铂、锗、镓等稀有金属,以及陶瓷材料、塑料、线材等。这些原材料的品质直接影响传感器的性能和稳定能力,因此供应商需要具备严格的质量控制能力。电子元器件如敏感元件、芯片、电路等,这些是构成航空传感器的基础。其技术水平和供应稳定性对中游制造环节至关重要。下游方面,航空公司、飞机制造商和维修企业等构成了下游产业的主要客户群体。

  国外航空传感器企业凭借其先进的技术、知名的品牌以及成熟的市场渠道,长期在中国市场中占据领头羊。近年来,国内航空传感器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先进的技术、优化设计的具体方案、提升制造工艺等措施,国内企业的产品性能和质量不断的提高,逐渐打破了国外技术的垄断。

  华经产业研究院研究团队使用桌面研究与定量调查、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客观的剖析航空传感器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产业链、经营特性、盈利能力和商业模式等。科学使用SCP模型、SWOT、PEST、回归分析、SPACE矩阵等研究模型与方法综合分析航空传感器行业市场环境、产业政策、竞争格局、技术革新、市场风险、行业壁垒、机遇以及挑战等相关因素。根据航空传感器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精心研究编制《2025-2031年中国航空传感器行业发展全景监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为企业、科研、投资机构等单位投资决策、战略规划、产业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首页
短信
电话
产品
联系